AI时代下程序员还有必要系统性啃书去学习吗?

  教育资讯     |      2025-08-07 03:17

  Pg电子官网Pg电子官网在A I加持下,自己现在学习经常通过费曼学习法查漏补缺,很少系统性学习,这往往造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总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那么有鹅厂同事提问了:当我们接触新领域或者学习新的编程语言的时候,还有没有必要系统性地去看出来打牢自己的基础?

  AI时代下,程序员无需死磕过时的工具书,但放弃系统性学习等同于放弃技术纵深。最优策略是:用书籍搭建骨架,用AI填充血肉,用项目实践注入灵魂。 正如Dijkstra所言:“计算机科学不是关于计算机的学科,正如天文学不是关于望远镜的学科。”——理解本质,工具方能为你所用。

  可以结合自己当前的困难或者爱好作为立足点,去挖掘一个需要具体执行的事项。

  我最近的服务在性能上遇到了问题,需要排查=有什么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实现的原理是什么?

  我想做一个 ai 工具 = 如何实现?= 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抛开系统性学习这种“时髦”的词汇,立足于具体的问题,驱动去探索背后的原理,去把知识用起来。单纯的啃书,若无兴趣、实际场景驱动,本质上就是读字典,看了也不一定会用。

  当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背后的原理都弄清楚,再尝试触类旁通的探索,基础自然就来了。

  看书是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大模型快速发展的今天,最新的进展还没有成书,一般需要读最新的paper。

  心外无理,为了知识的学习,就像一本物理学著作只是放在书架上,那便是一个与自身无关的心外之物,而如果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某个现象,为了破除自己某个执念的念头,而去学习理解,将道理融入认知,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做判断时,这才产生了价值。所有知识当围绕着自心展开,绝不旁生枝节!

  在AI时代,程序员仍需系统性啃书学习,但方式需调整。经典书籍提供结构化知识体系和深度理解,这是AI片段化回答难以替代的,尤其在算法、系统设计等核心领域。然而,工具类、快速迭代的技术可通过AI+文档高效掌握。理想策略是“基础理论啃书+实践用AI加速”,用书籍建立思维框架,用AI解决具体问题。没有系统学习的程序员可能被AI“架空”,而只会啃书的人则会被时代淘汰。二者结合,才是未来程序员的竞争力关键。

  有必要。AI虽能辅助编程,但系统性啃书可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深度思维与架构能力,这是AI无法替代的,能助力程序员应对复杂问题与长远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张雪峰:本科已严重饱和的五个专业,1、临床医学,2、法学,3、计算机…考研是唯一出路!

  澳大利亚三分26投15中 36分大胜韩国 李贤重16投3中&三分12中2

  2K 210Hz 超频,技嘉预热“M27Q2 QD”27英寸显示器即将上市

  谷歌 Pixel 10 系列被曝将推出基于 Gemini 的“相机教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