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提案・好故事丨“四链融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关于“四链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协同的提案》背后的故事

  教育资讯     |      2025-08-04 21:01

  Pg电子平台网址Pg电子平台网址

好提案・好故事丨“四链融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关于“四链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协同的提案》背后的故事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畅通流动,充分发挥各省市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的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致公党常州市委会主委蒋鹏举等四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四链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协同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动了工作落实见效。

  蒋鹏举本人是一名海归科研工作者,在常州市政府也长期分管科创等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件源自勤思考、善学习、精调研的提案。

  2023年,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出版。蒋鹏举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这部专题文集,并结合自身工作深入思考。在工作中,蒋鹏举注意到,对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来说,应该相互衔接、相互协同、相互支撑,一体化推动“四链融合”,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畅通流动,充分发挥各省市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的分工,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当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推动“四链融合”方面各显其能、各具特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中心城市呈现出“虹吸效应”,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不畅,产业链的韧性不足,“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待加强等情况。

  如何让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统筹组织协调,一体化推进“四链融合”?带着思考,2023年6月,蒋鹏举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参加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学习。

  学习期间,他向老师、同学积极请教,互相交流。在G60科创走廊建设等现场教学时,他与地方有关负责人认真探讨如何更好地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学习和调研,让蒋鹏举的思路日益清晰。产业链在“四链”中处于龙头位置,蒋鹏举建议,以重点产业链为主线,打造“四小时产业创新走廊”,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创新循环,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同时,中心城市应以强链为发展重点,强化区域内的产业链的完成度,强化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统筹推进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资源配置,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水平。蒋鹏举建议,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自主可控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任务为牵引,系统整合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统筹规划推进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长三角中心城市建立一城市一实验室,避免城市创新载体同质化竞争,打造相互补充、融合产业的城市实验室体系,推动建立长三角城市实验室建设协调机制,鼓励成立长三角省市实验室联盟,推动相互学习借鉴,错位发展。依托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加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职业教育示范城市加快产教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产业走廊,鼓励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支持各地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区域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围绕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组织区域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推动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整合。

  蒋鹏举还从加速资金、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畅通流动,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一体化推进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四链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蒋鹏举将提案带到会上,在和委员们分享交流时,得到了委员们高度认可。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主委邵志清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司徒国海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委员等对提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联名。

  提案立案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了这件提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会同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与蒋鹏举等委员进行了多次沟通。

  在办理提案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重点产业链合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长三角科技产业创新的规划政策体系,围绕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数字长三角建设、深化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制定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文件,对长三角地区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等方面作出了统筹安排。推动完善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深入推进产业链跨区域合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推动长三角地区完善区域产业竞争合作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

  关于统筹推进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资源配置,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水平,在办理提案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创新资源配置。在统筹推进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组建多个国家实验室,推动国家实验室实行“核心﹢基地﹢网络”的科研组织模式,统筹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关部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一2025年)》等政策文件,积极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认定一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有效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组织区域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方面,支持三省一市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动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建立跨区域“揭榜挂帅”机制,面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43个联合攻关项目。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统筹推进长三角地区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持续支持长三角地区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学研力量,牵头建设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在办理的过程中,我们以两个国际合作园区为切口推动了江苏和上海在四链融合方面的深度合作,另外也包括长三角碳纤维创新中心与整个长三角的科研、产业的全面合作。去年我提交了多件关于长三角的提案,今年也联名了一件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提案。在办理过程中,我感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拿出实实在在举措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我也会继续履职尽责,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蒋鹏举表示。(记者 江迪)

  王沪宁出席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