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风口下有人乘风破浪有人艰难求生

  教育资讯     |      2025-08-01 02:12

  Pg电子

AI教育风口下有人乘风破浪有人艰难求生

  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教学核心架构,数字教育企业开始上演惊人分化,有人乘风破浪,有人艰难求生。

  最新财报显示,新东方第四财季净营收12.4亿美元,同比增长9.4%;股东应占净利润710万美元,同比下滑73.7%。

  而一季度,高途以15亿元营收、58%的增速领跑行业,51Talk作为另一匹黑马,营收同比激增93.1%;而网易有道、尚德机构、一起教育营收集体下滑,降幅最高达15%。

  正如刚刚发出财报的新东方,Q4营收小幅增长,剔除东方甄选业务后,其核心教育业务营收为10.9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8.7%。

  此外,其2026财年一季度及全年指引也相对保守。Q1营收指引为同比增长2%-5%,全年指引为5%-10%,低于当前核心业务的增长势头。

  再来看高途集团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收入达14.93亿元人民币,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50%。此外,净利润1.24亿元,运营利润为3477万元,均超此前市场预期。在保持稳健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规模化盈利。

  当传统教育企业还在收缩战线%的营收增速领跑行业。其秘密武器正是“名师主讲+二讲服务+AI伴学”的三师教学模式,AI技术承担作业批改、知识点解析等标准化工作,释放教师精力聚焦情感激励与个性化辅导。

  这种模式推动其素质素养业务连续4个季度实现纳新与收入三位数增长,以及90%的续班率印证了市场评价与用户认可。

  同样亮眼的51Talk,凭借东南亚市场的精准爆破,一季度实现1820万美元(约合1.28亿元人民币),对应净收入为入2190万美元,同比增长74.6%。实际课耗活跃学员数81100人,同比增长75.5%。

  反观分化明显的另一阵营,网易有道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3亿元(约1.79亿美元),同比下降7%,较上一季度的13.4亿元下降3%。其中学习服务净收入,因更严谨的战略性客户获取策略同比下降16.1%。

  尽管整体收入出现下滑,但有道在部分业务领域依旧展现出亮点。其在学习服务与智能硬件板块持续深耕,且AI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业务全流程,从课程设计到用户服务,均已实现智能化升级。

  尚德机构第一季度实现营收为4.88亿元(约67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23亿元下降7%。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尚德机构营收已经连续13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

  一起教育科技第一季度营收为2167万元,去年同期为2550万元;毛利为780万元,去年同期为980万元;毛利率36.2%,去年同期为38.4%;净亏损为3090万元,去年同期为5610万元。营收、利润等核心指标均出现下滑。

  对比来看,分化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将AI深度融入教学闭环,这决定了企业站在增长曲线哪一端。而且,微软报告还指出,陷入“高使用-低素养陷阱”(即依赖AI却缺乏批判性应用)的机构,将难逃用户体验滑坡风险。

  除了营收表现呈现分化背后,盈利变化也清晰勾勒出一条由AI技术深度应用划定的分水岭。

  具体来看,高途一季度净利润飙升至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1230万元。Non-GAAP口径下,净利润约1.4亿,净利率为9.2%。

  而这一逆袭源于双重技术杠杆。一是前端AI批改覆盖90%作业,使得教师人力成本进一步优化;二是后端动态学情分析系统提升个性化辅导效率,有效推动客单价同步提升。

  而网易有道以子曰教育大模型为基础,推出了10余个应用,覆盖翻译、作文批改、语法精讲、句子解析、体育教育、口语练习、家庭辅导等多个细分场景,并将这些应用植入全系软件与硬件产品,同时依据用户反馈持续迭代优化。

  对应经营利润更是达到1.04亿元,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7.7%;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34.7%,财务效率显著提升。

  而持续承压的尚德,尽管守住了7518万元的净利润,但利润率从21.5%降至15.4%,折射成人学历教育市场的萎缩。

  再是新东方,尽管其打造的AI通识课以系统性、进阶式设计突破传统课程框架,形成覆盖小学至高中的三维课程体系,但Q4受6030万美元商誉减值拖累,净利润仍出现大幅下滑,下跌73.7%至710万美元。

  一起教育则发力核心产品智慧纸笔+AI教学系统,通过传统纸笔书写与智能化设备、AI技术的融合,实现教学过程数据的全流程采集、分析与反馈,推动教育服务从数据分析向智能生成跨越式升级。

  此外,深耕成人教育的中公教育通过AI对传统业务进行改革,增强了市场吸引力。其聚焦AI就业学习机,推出AI智能助手、就业规划、岗位匹配及就业资讯等。

  自2025年3月上线以来,AI学习机的招生规模已超过3000人,其中70%为26、27届毕业生。对应盈利表现,中公教育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3999万元。

  整体来看,数字教育企业的盈利分化图谱,已清晰印证AI技术深度应用的三重分水岭效应:领跑者构建增长飞轮、转型者卡位新赛道、掉队者暴露模式短板。

  当行业从技术试水迈入效能验证阶段,这种盈利质变正将竞争推向更深水域,数字教育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也开始发生转向。

  Business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K12教育学习管理市场规模在2024年的价值为18.1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触及89.3亿美元,在2025年至2033年的预测期内,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9.4%。

  而当K12学习管理系统(LMS)全球市场将以19.4%年复合增速扩张时,企业的竞争焦点开始转向以下三大维度。

  一是技术深度。比如,网易有道专攻K12场景,发布了国内首个输出分步式讲解的推理模型“子曰-o1”,该模型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通过优化训练数据和指令选择,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尤其在K12教育中对数学问题具备精准解答能力。

  二是场景渗透。今年5月,一起教育科技新升级的“智慧纸笔+AI”教学系统亮相教育数字化成果展,该系统以全流程数据驱动与AI智能辅助为核心亮点,通过“智慧纸笔+AI”驱动的多模态全场景循证式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构建。一季度财报中,高途表示35亿元现金储备中,部分将被投入教师生态建设。前端用AI解放教师重复劳动,后端以情感连接创造真实改变。

  此外,51Talk的东南亚战略也揭示了海外市场这片蓝海。目前,51Talk已在越南、泰国设立本地化研发中心,计划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达40%。

  同样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的还有新东方,第四季度,海外考试辅导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6%,海外学习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

  而且,其海外业务已从“单纯的考试培训”向“全周期留学服务”转型,涵盖院校申请、职业规划、文化适应等环节,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显著提升。可见,海外业务已成为新东方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支撑。

  同时,国内政策释放双重利好。一方面,智慧课堂获教育部“三个课堂”政策加持,对应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373.66亿元。另一方面,职业培训受“AI替代焦虑”推动,相关AI职业技能课程报名量相应激增。

  当全球K12学习管理系统市场奔向千亿规模,中国教育科技公司正通过“技术出海”和“生态重构”开辟新增量。与此同时,AI与教育本质的融合能力,已成为企业分层的核心标尺。

  这场竞赛的下一赛点,属于那些将AI转化为教育公平助推器的企业,就像捷克小学用AI翻译插件解决43种语言家长沟通难题,到校率提升31%的案例所启示的:技术唯有扎根真实需求,才能让教育回归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