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以教育大模型等形态重塑教育格局,技术革新虽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动能,却也暴露出矛盾:大模型知识理解及个性化适配不足,智能工具基层渗透率低且更新滞后......教育行业正面临数据、技术、资源的多重挑战。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多项行业最新成果亮相,正在推动重塑未来学习新生态,也直指教育行业AI赋能智能终端的产业革新。
上海世博展览馆内,记者看到,学而思T4学习机的AI助手正通过互动引导一个孩子拆解数学难题;旁边的孩子正体验素养机器人的现场拼搭;不远处,一个小男孩对着屏幕中的“李白”吟诵唐诗,就在刚刚,他通过学而思网校的拖拽式编程平台为数字人赋予了“诗仙灵魂”。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教育科技成果,吸引了众人目光。
在WAIC上,教育硬件企业拿出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学而思为例,T4旗舰版学习机像是一个被双核大模型重塑的“AI家教”。它基于学而思自研的九章大模型以及DeepSeek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理解、语义推理与知识图谱联动,构建智能学习系统。如学生输入“如何理解二次函数图像”问题时,系统会通过动态图谱拆解数形关系,还会反向追问:“如果顶点坐标变化,图像会怎样移动?”,推动学生从“被动做题”走向“主动构建知识”。
大模型如何驱动教育终端交互模式革新,如何推动个性化学习系统重构,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上,九章爱学APP的“虚拟双师”给出了答案。“小思”老师以连续提问引导思路,“小智”老师同步拆解辅助线作法。据了解,这款APP是基于自研的九章大模型打造的全学科智能学习平台,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等技术深度融合,支持语义级解题推理。目前九章爱学APP已在全国50余所学校进行应用。
2025 年上半年,AI 教育硬件的产品创新呈现出明显的场景细分特征,在WAIC2025上亦有体现:网易有道的AI原生学习硬件AI答疑SpaceOne、听力AI智能听力机 ,豆神教育超能训练场、分体式桌面AI机器,启学象限脑机接口学习设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耳机 等产品系数亮相。
业内人士如何看待AI+教育产品的市场潜力与行业竞争格局。学而思执行总裁位晨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在目前阶段,可以说学习机已被证明是最合适的AI+教育硬件,从市场情况和WAIC展会上可以看到,各家都在重兵投入这个赛道。相比于传统硬件厂商,教育科技品牌的优势在于教育方面的积累,无论是在内容资源还是对学习场景的理解上,都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她指出,比如在通用大模型和自研大模型的选择时,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已经非常厉害,但教育硬件不能生硬的只依赖Deepseek。
“在我们看来,通用大模型和垂类教育大模型会长期共存,通用大模型什么都可以做但不一定做得好,垂类大模型在垂类任务上可以做到性能更好、性价比更高。”她举例,比如在学习机中,小思对话这样自由开放式的对话,就特别适合通用大模型去做。但像解题、批改、基于学情的个性化推荐、制定学习规划等,九章这种教育大模型就能比通用大模型做得更好。“教育是精耕细作、需要专业积累和用心投入的行业。用AI来辅助孩子学习,目标是为了省力,但打造好技术和产品的过程是非常费力的。通用大模型很难在每一个细分领域深入到极致,在教育领域,往往教育科技企业才能够、才愿意去做细致长期的投入。”她强调。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多家厂商展示了教育领域的创新硬件产品。学习机品类有学而思T4旗舰学习机,科大讯飞AI学习机系列,智能陪伴领域有汤姆猫AI情感陪伴机器人、珞博智能芙崽Fuzozo。以学习机、词典笔为例,多数产品聚焦拍照搜题、AI批改、口语训练等基础功能,依赖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 平板、笔类硬件占据主流,但缺乏突破性交互设计。如何差异化破局?位晨指出,在学习机市场,从硬件到软件到供应链到服务到AI能力到课程内容,肯定是全方位竞争,不能有短板。内容有优势,但硬件、AI能力也需要是行业一流的。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教育资源获取的门槛被拉低,不少学生家长可以选择流通网盘的学习内容,也可以通过免费网课进行学习,是否会冲击教育学习硬件市场?对称,位晨有自己的看法。“市面上也有不少学习机产品,内置资源是各处拼凑购买而来,实际上使用效率却是比较差的。所以好内容不仅仅是课程或教辅资源,它需要完备的体系,需要满足家庭学习场景的需求,需要设计丰富的互动来保持用户专注。“她认为,现在学习机都有丰富的AI能力,所以内容还需要与精准学、AI工具、学情数据进行打通,让孩子能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高效学习,这样内容才是“活”的解决方案,能真正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