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举办这场活动,非常有意义。大湾区这场教育盛会有多火?阿择老师带你去现场看一看!
4月23日,CITD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学业规划大会-深圳峰会在深圳福田区大中华喜来登酒店隆重举办!
本次峰会由远播教育集团主办,以“立足世界,引领未来”为主题,包括爱奇艺、头条视频、哔哩哔哩、腾讯、搜狐、网易、新浪、深圳热线、深圳商报在内国内媒体平台,对本次峰会进行了深度报道!
作为2022年上半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场教育峰会,现场汇聚了60+深圳热门国际化学校、国际教育机构。家长一天看遍这些学校,和学校招生官零距离交流。
本场峰会开设主论坛、分论坛两大演讲区,一共邀请到了22位教育界专家学者、校长大咖参与演讲,和在场家长共同探讨升学择校和家庭教育经验,为孩子的学业规划之路指引方向!
会议伊始,远播教育集团教育平台事业部总经理白雪女士,与大家隔屏连线,为我们致开幕词。
她以《新时代下孩子的成长与选择》为主题,为我们分享了中国国际化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要想走国际化教育这条路,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周子云 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深圳市教育督导首批专家库专家
周子云先生是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对国内国外教育体系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周子云提到了当今世界大家关注的俄乌战争,谈到了国际形势的危机以及变革。
同时,他列举了北京冬奥会新星谷爱凌的例子,带领在场的家长探讨“怎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他也列举了冰墩墩、奥运火炬等标志性IP从国内火到国外的例子,证实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已逐步走向世界,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力正逐步提高。
“掌握语言”“理解文化”“包容多元”是袁汇女士提出的国际人才黄金三项能力。
掌握语言是必要技能,孩子不仅要流利的交流,更要在听说读写各个板块都精通熟练。
理解文化也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和家长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袁女士谈到除了汲取国外文化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包容多元,是敞开胸怀接纳万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我们应该怀揣包容的心态看待事物。
▲张光烨 加州洛杉矶大学化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入选2021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张光烨博士的分享或许更有说服力。他把他个人在学经历逐一分享给现场家长。
张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对母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为大家分享了很多加州系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在报考学校、选择专业、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给予在场家长一些建议。
最后,张博士浅谈了自己留学多年的感受,他支持孩子去往国外,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看更大的世界。
科爱赛是一所2-18岁一贯制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科爱赛也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提供多元化的评估体系,科爱赛希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舒适欢乐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每天都乐意去上学。
同时,科爱赛采用国际上热门的PBL项目制教学,提供纯正的IB课程体系。学校提供中文、西班牙、英语、法语等种类多样的语言可供选择。在思维方面,学校提倡布朗姆教育分类法,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国王学校是一所有着1400年建校历史的英国学校,周泽军博士则在国际教育领域深耕十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
大家想象中未来教育的样子是怎样的?周博士开场前给大家放了一段短片:在未来,机器人开始教孩子,人类生活在一个被高度控制的世界里,而不自知,肥胖,无行动力,任人(机器)宰割,但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手机、平板等支配,我们是否需要驻足思考?周博士谈到,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思考和学习,而不是持续被奴化和操控。
姚健校长非常关注中国高考改革的内容和变化。演讲开头,姚校长为大家对比了中国高考、美国高考和英国高考的区别。中国高考由4选2改成3+1+2以后,孩子的选择余地更大了。
而随着高考改革的来临,体育和艺术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如果有艺体方面的一技之长,在未来升学上也会加分不少。
北京正泽学校巽寮湾分校正在这条改革之路上探索,学校尤其注重孩子体能方面的培养,以“全人发展,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为办学宗旨。
▲王占宝 深圳汉开数理高中创校校长、南京汉开书院创院院长、教育社会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占宝校长曾经有很多年在公立体制内学校工作,对国家公立教育和国际教育体系都有很深的见解。
王校长提出,选择一所国际国际学校,即选择了一个体系。我们既然是国际化人才,我们对东西方的文明、东西方教育方式、优势与不足,要有全面的认知。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应该走到太平洋中间去。
明德实验双语学校执行校长程蓓婷,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有着丰富的美国求学经验。她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如何激发孩子长久学术内驱力。
作为一个学霸,程校长对自己有很严格的要求,她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找到学习兴趣所在,激发内驱力。
国内外很多TOP高校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更喜欢有趣的知识竞赛,而不是无休止的刷题。只有在真正合适的体系内,才能找到方向。
周颖女士,是一位以色列教育研究者。以色列地理版图小、人口少,但却有着全世界最高精尖的人才,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以色列建立研发公司。
成就了爱因斯坦的以色列教育,究竟有什么魅力?周颖女士带我们层层剖析以色列教育的精髓,总结出锐意创新才是以色列教育的精髓。塔木德教育是这样一所以犹太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机构,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新哲书院刘琮月校长本科和研究生都在美国波士顿读完。2013年回国以后,刘校长致力于投身国际教育领域。她列举了四个新哲书院的普通孩子,通过新哲的教育体系,去到了自己梦想的校园。
最后她谈到:“好的教育不应该限制学生学什么,往某个特定的方向去发展,而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拥有持续自我进步、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朱校长曾是深国交创始校长,也是今天压轴出场的一位大咖嘉宾。朱校长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高中升学情况、解码民校基因、新校简介。
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同,而国外教育是求易。中国人模仿能力强,但创造力很低。因此朱校长认为,咱们中国的小孩,最需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到底哪一种教育更好呢?承翰学校的胡光宇校长给我们具体分析了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别。
中国的教育理念,大多是按照课本知识照本宣科,注重学生记忆力和应试能力培养,补齐短板的教育。而西方的教育理念,是以取其长处为出发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校兴趣爱好。承翰学校采用PBL项目式教学,结合丰富的文艺、社团活动,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国际化教育。
校长Stephen Pellerine,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计算硕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他酷爱游泳,也非常喜欢高尔夫、冰球等体育运动。他从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铁人三项”。瑞得福国际学校是一所纯美式学校,也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在众多教师的带领下,学校探索出一条特色“选课制”路子,提供22门AP课程供选择:学生一人一张课表,选我所喜,攻我所长,让乐学成为可能。另外,瑞得福项目制教学和翻转课堂,搭载美术、音乐、体育等特色课程,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能力。
提到深国预,深圳的家长都不会陌生。深圳国际学校开始斩头露角之时,深国预便应运而生。这所有着十几年办学经验的老牌学校,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学校招生办主任沈兰女士,列举了四个深国预毕业生的例子,浅谈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这四个孩子中,有英美双申的学霸,有成功逆行的普通生、有些热爱音乐,也有些钟爱服装设计。深国预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培养每位孩子个性化发展,最终让孩子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作为广佛地区的热门国际化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校长助理夏茂晓老师谈到,世界著名学府青睐的是“有格局、有能力、有素养”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而广东碧桂园学校,也一直在这条路上研究和探索。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碧桂园发起的一带一路骑行、偏远山区支教等公益活动,孩子们到大自然、到社会当中去体验,挑战自己,也服务于社会。
石岩公学橘郡国际课程是深圳最早一批获得IB认证的同学之一,由哈佛、牛津大咖发起并创建。深圳美式学校非常多,橘郡又是凭什么获得学生和家长青睐的呢?王志伟副校长给了我们答案。
橘郡国际课程采用5C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团结协作、人际沟通、品格和创造力五大能力。凭借良好的办学口碑,橘郡先后荣获2022品牌价值百强榜全国NO.28、2022美式特色排行榜TOP10、2022科研特色排行榜TOP60殊荣。
创校仅两年,70%学生录取美国TOP30,诺维学院的成绩在北京已经小有名气。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最学生的高关注度。学校坚持师生比1:2,为学生定制课程和方案,提供100多门AP课程,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给予每个孩子最用心的关爱。
中国孩子需要怎样的国际化教育体系?“中国情怀,世界眼光”这八个字即能概括全部。中澳实验学校国际高中校长助理俞学勇谈到了学校的全人发展目标,坚持小班授课、因材施教,帮学生夯实基础教育基础,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于2002建校,走过二十年风风雨雨。学校国际部近3000余名毕业生,众多学生被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帝国理工也世界牛校录取。
第三高级中学强大背景,搭载新东方教育资源,三高国际项目可以说是两大势力的强强联合。
在新东方看来,国际课程四大体系,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体系。对于有需求的孩子,三高中美双学籍课程,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多便利。
南山中加是一所以“融中西方教育精华,育国际化复合人才”为办学理念的老牌国际化学校,由中加两地政府合作办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校。
南山中加课程由中方课程和特色AP课程相结合,给予学生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元化出口路径。
2022年CITD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学术规划大会-深圳峰会,至此落下帷幕。相信到场的家长也享受了一场难忘的教育盛宴。真心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峰会,收获更多教育经验,为孩子找到满意合适的学校。
当然,如果您错过了本场峰会,阿择老师为大家播报一下:4月30日,远播国际化学校咨询会-东莞站将在东莞洲际酒店6楼举办。错过深圳峰会的家长们,或者想了解东莞、佛山和广州地区国家化学校的家长,可以来东莞站看一看哦!
1. 张艺谋儿子被耶鲁录取冲上热搜!揭秘名校光环下的陷阱:那些拼命鸡娃的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2. 惊呆!上海夫妻舍弃别墅,带娃到乡下读最便宜的学校,希望输在起跑线:中产家庭的集体教育突围,不读名校,下一站又在哪里?
3. 又涨了!耶鲁、宾大学费飙升至8万美金,2022年美国TOP50学校学费盘点!培养一个藤校学生要花多少钱?看完惊呆了!
4. 颠覆!毕业即回国,留学生海外工作不香了?超九成高净值家庭的悄然转变,竟成中国精英家长的普遍共识
5. “听说你去了野鸡大学!”在小众名校留学什么体验?明明世界排名前十,总被认为是水校!出国是否要赶热门?
6. 所有人都想进哈佛!但这群学生只想逃!顶尖大学的“差生”日常:抑郁、退学、转学,混得不如野鸡大学尖子生?
7. “家里蹲”学生被麻省理工、藤校、牛剑疯抢?从没去过学校,offer却拿不停!了解真相后一大批家长退出群聊.......
8. 985硕士去猪场、名校生火锅店杀鱼:毕业躺平、父母扎心?高学历人才“低空飞行”背后,暗藏这届年轻人的野心
9. 北京普高生VS多伦多公校生:焦虑、失眠、压力...无论在哪座城市,奋斗都是他们的主旋律!
10.比电影更牛!“垫底辣妹”原型上热搜,34岁成功录取哥大研究生,从零分到名校,她用两次谷底逆袭,揭穿世上最大的谎言……
国际化学校开放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