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园区看企业 东安吉他产业园:从“一根琴弦”到产业集群的逆袭之路

  教育资讯     |      2025-05-20 15:23

  编者按:奋进三湘,潮涌园区。央广网湖南频道推出《走进园区看企业》栏目,深入湖南各产业园区一线,记录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聆听企业生产的铿锵足音,展现三湘大地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

  央广网永州5月20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一个曾经与吉他产业毫不沾边的内陆县城,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全国中高端吉他制造的产业高地。

  近日,记者走进东安经开区吉他产业园,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一把把精致的吉他从这里走向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园区吉他产业链企业达32家,年产值突破30亿元,出口额超3000万美元,是湖南省唯一的吉他特色产业园。

  2016年,在外闯荡22年的唐智明将广州的吉他工厂搬回东安,播下了产业的第一颗“种子”。

  “家乡情结和营商环境让我们下定决心回归。”唐智明回忆,当地政府为初创企业解决了办公楼、宿舍楼等问题,即使园区初建时一片荒芜,但“服务温度”让企业安心扎根。如今,唐智明的歌诺雅乐器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95%的产品销往海外。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东安吉他产业迅速集聚。通过“以商招商”,泰源乐Pg电子平台网址器、楚门乐器等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从木材加工、配件生产到成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2023年,总投资5.2亿元的吉他产业园正式投用,8栋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拔地而起,年产能达30万把吉他。

  在楚门乐器的智能化车间,机械臂精准打磨吉他面板,工人只需在关键工序进行手工调校。“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副总经理康卫平介绍,企业通过传感系统和视觉技术实现“一产线多型号”生产,产品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

  智能化背后,是对匠心的坚守。每一把东安吉他需经200多道工序,耗时25至30天。木材选Pg电子平台网址自欧洲云杉、非洲桃花芯木等,需自然风干3年以上。

  “好吉他离不开好木材和好工艺。”康卫平拿起一把民谣吉他,面板纹路清晰,音色清亮。目前,园区中高端吉他产量占全国30%,楚门、歌诺雅等自主品牌在国际展会上屡获好评。

  东安的野心不止于制造。园区内,吉他文化展馆、演艺大厅、研学工坊等设施一应俱全。2025年,吉他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可体验从木材到成品的全流程制作。

  “我们正推动‘吉他+文旅+教育’三位一体发展。”园区负责人介绍,2024年举行了“潇湘之音”首届“东安杯”吉他艺术展演,推动东安吉他文化艺术与产业发展。

  产学研合作也为产业注入活力。对接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和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湖南大学等合作高校,建立“产学研教”全方位合作机制;引进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何莉萍专家团队,打造智能化生产线,运用自动化机械工业手臂满足吉他不同尺寸造型需求。

  “三年内,企业数量将翻倍,中高端吉他年产量突破100万把。”园区负责人介绍,东安县规划到2028年培育5个以上自主品牌,建成全国中高端吉他制造集聚地。

  东安的故事,是内陆县城依托特色产业“逆袭”的缩影。政府精准施策、企业创新突围、产业链协同发力,共同书写了“无中生有”的奇迹。未来,如何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品牌价值,仍是东安吉他需要面对的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把“湘音吉他”的旋律,正愈发响亮。

  东安县规划到2028年培育5个以上自主品牌,建成全国中高端吉他制造集聚地。